芯片厂商业绩逆袭的“密码”是什么?
近日,全球主流半导体企业陆续发布了2024年业绩财报。这些财报不仅揭示了当下半导体市场的现状,还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了重要线索。
01 | 营收利润双降,全球头部芯片企业面临市场严峻挑战
2024年全球头部MCU厂商业绩整体呈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降的情况,其中营业收入最高下降23.2%,净利润最大降幅超过26%。
综合整理自各企业财报
具体到各企业具体的业绩情况:
英飞凌
英飞凌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34.24亿欧元,较前一季度下降13%;利润为5.73亿欧元,利润率16.7%。
整理自英飞凌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从各部门营收来看:
-汽车部门营收下降11%;
-绿色工业电力部门下降32%;
-电力与传感器系统部门下降5%;
-连接安全系统部门下降15%。
整个2024财年,英飞凌营收为149.55亿欧元,较上一财年下降8%。不过,英飞凌对2025财年第二季度收入预期有所上调,预计全年收入将持平或略有上升。
英飞凌表示,除人工智能外,其他领域终端市场增长乏力,周期性复苏被推迟,库存调整仍在继续,未来几个季度需求趋势的能见度变得模糊。
尽管如此,公司在碳化硅(SiC)技术方面优势明显,随着SiC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加速普及,其SiC MOSFET产品已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兴起为英飞凌带来了新机遇,公司通过汽车规级MCU不断扩大在汽车智能座舱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此外,英飞凌在AI服务器电源市场也取得显著进展,预计2025财年该领域收入有望达到6亿欧元,并在未来两年内突破10亿欧元,成为公司新一轮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0.1亿美元,净利润为12.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和10%。全年总营收156.41亿美元,同比下降10.7%;净利润47.99亿美元,同比下降26%。
整理自德州仪器2024年Q4财报
德州仪器总裁及首席执行官Haviv Ilan指出,过去12个月公司经营现金流达63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达15亿美元,凸显了公司在商业模式、高质量产品组合以及12英寸产品生产方面的优势。
2024年,公司在研发和销售及行政管理开支投资达38亿美元,资本支出投资达48亿美元,给股东的回报达到57亿美元。
德州仪器在工业和汽车领域的收入约占整体收入的70%,但2024年工业和汽车两大领域营收均出现小幅下滑。公司认为,包括工业和汽车领域在内,许多领域对半导体的需求乏力,需求复苏比预期来得更慢,如工业自动化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市场需求仍在下行,尚未触底。
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3.21亿美元,同比下降22.4%;全年营业收入为132.69亿美元,同比下降23.2%。净利润为15.6亿美元,同比下降63%,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41亿美元,同比下降68.4%。
整理自意法半导体2024年Q4财报
公司表示,2024年收入和利润下降主要受市场需求疲软和产品组合变化影响。尽管如此,公司仍在积极投资以支持未来增长。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CEO Jean-Marc Chery表示,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基本符合预期,主要得益于电子产品业务增长,但工业业务营收下降明显。汽车业务和消费电子及通讯板块营收符合预期。由于工业领域消费复苏缓慢、库存调整以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欧洲市场)增长放缓,第四季度出货量未达预期规划。
他指出,2024年是公司服务行业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年份之一,工业和汽车业务终端需求疲软、库存水平上升,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35万亿日元,约合64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净利润为3604亿日元,约合17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3%。
整理自瑞萨电子2024年财报
公司解释称,营收下降主要是需求疲软导致工业、基础设施和物联网业务收入减少,营业利润大幅下跌与收入下降、工厂利用率下降、产品组合疲软以及研发费用增加等因素有关。
作为全球主流的汽车电子芯片供应商,瑞萨电子2024年汽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4%,主要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和汽车电动化趋势,尤其是在智能驾驶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领域。然而,工业、基础设施和物联网领域业务需求不足,导致整体收入减少。
恩智浦
恩智浦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26.1亿美元,同比下降5%,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1.11亿美元,同比下降9%。全年自由现金流为20.89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7%。
整理自恩智浦2024年Q4财报
公司表示,尽管面临挑战性市场环境,但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移动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保持了稳健毛利率和健康自由现金流生成能力。
恩智浦超过50%营业收入来自汽车电子领域,2024年占比近57%。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电动汽车需求下降,导致对公司芯片需求减少。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工业和汽车领域需求仍将低迷,公司预计第一季度营收为27.3亿至29.3亿美元之间,同比下降6%至13%。
恩智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urt Sievers表示,公司严格专注于良好企业生产与管理,在执行增长战略的同时实现软着陆。
业绩总结:
从各大企业的业绩数据来看,在整体营利减少的同时,整体利润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营收下降幅度。面对如今终端市场相对疲软的局面,当前半导体厂商在成本控制、产品组合、研发投入和库存管理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02 | 汽车电子表现亮眼,中国成为重要增量市场
尽管整体消费市场依然面临疲软,但汽车电子业务带来的芯片需求增长,汽车电子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一大增长亮点。
从汽车区域来看,全球范围内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主要增长点来自于中国汽车市场和美国汽车市场。
例如在2024年,英飞凌最大业务板块——汽车电子业务(ATV)的总营收达到84.23亿欧元,同比增长2%,汽车板块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56%,汽车电子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xEV)相关产品和汽车电子MCU的需求增加。此外,英飞凌在碳化硅(SiC)领域的持续投入也为汽车电子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英飞凌首席运营官Jochen Hanebeck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财年第一季度,汽车电子业务部门实现营收19.19亿欧元,虽然整个汽车电子板块环比下降11%,但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环比增长10%”
图源:包图网
德州仪器CEO Haviv Ilan说道,从汽车地域来看,中国是德州仪器的重要汽车市场之一。2024年第四季度,德州仪器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实现了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市场的收入也呈现同比增长,但其他地区的汽车收入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从应用领域来看,中国市场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领域对半导体的需求,而工业领域半导体的收入增长则与其他地区市场一样较为缓慢。”
从以上可以看到,汽车电子成为芯片的主要增长点,其中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亮眼。
03 | 全球头部芯片厂商加码布局AI
此外,AI技术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和边缘计算领域。这一趋势也使AI业务给芯片厂商带来的业绩。
2024财年第四季度,英飞凌的电源与传感器系统(PSS)部门营收为8.61亿欧元,环比增长15%,其中AI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表现突出。
英飞凌表示,通过独特的产品,英飞凌已经解决了从电网到核心的整个电力流问题,我们的业务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突破10亿欧元营收。
图源:包图网
从财报来看,目前在AI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成为如今主要形成盈利的细分赛道。但是可以看到,多家企业也从不同维度加速布局AI。
例如尽管在2024财年整体业绩面临挑战,但是瑞萨电子依然在AI领域加大了投入,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和物联网领域,致力于推出适应新兴需求的产品。虽然短期内AI业务尚未显著推动业绩增长,但预计技术突破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新动力。
恩智浦也在今年二月份宣布,已达成一项最终协议,将以 3.07 亿美元全现金收购边缘人工智能先锋企业Kinara。作为高性能、节能且可编程的离散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s)领域的行业领导者,Kinara将助力恩智浦在边缘人工智能应用的布局,推动AI业务板块持续发展。
04 | 总结
瑞萨电子、英飞凌、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等头部厂商均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下降,反映出半导体行业在2024年所面临的复杂现状。
尽管如此,2024年半导体主要增长点来自于汽车电子和AI应用。不同于其他板块的营利下滑,多家企业在汽车和AI应用两个领域取得了业绩的正向增长。
目前全球头部半导体厂商已经在发力AI和汽车电子两大板块的布局进程。正如英飞凌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在业绩说明会上所表示:“需求的复苏将在当前财政年度逐渐体现。人工智能的使用将推动我们打造AI数据中心的领先电源解决方案。”
从头部半导体企业的业绩表现和发展动向来看,AI和汽车电子两大应用板块也将有望继续成为2025年的主要增长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