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首破100亿创历史,士兰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近日,士兰微发布2024年财报。
报告显示,士兰微实现营业总收入112.21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增长327.34%。
图/士兰微
士兰微表示,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创造了中国大陆本土成长起来的半导体IDM公司的历史性时刻。
士兰微取得如此亮眼的营收成绩,其成功的关键究竟有哪些?
细分市场红利释放,IDM模式持续赋能
2024年,士兰微在多个高增长细分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如,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国内汽车产量3128.2万辆,同比增长3.7%,新能源汽车产量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国内家电市场受益于 “以旧换新” 补贴政策,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等。
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士兰微带来显著业绩增量:
集成电路的营业收入为41.05亿元,同比增长约31%。其中32位MCU电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约36%;IPM模块营收达29.11亿元,同比增长47%,IPM模块在国内白电整机厂商的使用量突破1.7亿只,增幅达57%。
应用于汽车、光伏的IGBT和SiC产品营收达22.61亿元,同比增长超60%,其中自主研发的Ⅱ代SiC-MOSFET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在4家整车厂批量出货5万只;
发光二极管产品营收7.68亿元,同比增长4%。
士兰微在细分市场的亮眼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IDM模式。
该模式深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设计研发与工艺制造的高效协同发展,使集成电路、功率器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产品形成联动效应。
凭借设计工艺融合的显著优势,士兰微不仅大幅加速了产品研发进程,还通过降本提质策略,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精准满足下游多样化需求,从而持续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营收持续增长。
多尺寸产线矩阵,满产扩能齐推进
在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企业想要实现业务增长,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更要具备充足的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士兰微依托多条不同尺寸硅芯片产线和化合物产线,全力释放产能,展现出强大的供应保障能力。
在芯片制造端,士兰集成的5/6吋生产线、士兰集昕的8吋生产线以及士兰集科的12吋生产线基本保持满载状态。
在封装测试端,成都士兰和成都集佳的生产线也全线满载。
从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各环节紧密配合,高效协同。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供应能力,士兰微启动多轮产能扩充计划,通过灵活调配生产资源,持续提升产能上限。
图/士兰微
目前,士兰明镓已具备月产9000片6吋SiC MOS芯片的能力,并对6吋线进行技术改造与效率提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士兰集宏的8吋SiC mini line成功通线,并顺利完成II代芯片的试流片工作,为后续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另外,8吋硅基GaN功率器件芯片研发量产线也已实现通线,预计于2025年二季度推出车规级和工业级的GaN功率器件产品。
士兰微高效的产能调配和扩充,不仅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侧面印证了市场对其产品的强劲需求,更充分展现了企业在应对市场机遇时的高效执行力和灵活的产品应变能力。
凭借这样的产能优势,士兰微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为公司整体营收增长与业绩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替代风口崛起,乘国产化东风持续发力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国际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使得半导体产业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
在此背景下,国内出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芯片自给率70%的战略目标,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指明方向,释放出大力推动产业自主创新的强烈信号。
然而,外部环境的挑战也随之而来。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并采取加征关税等手段,持续加强对华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封锁。但这种外部压力反而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的催化剂。
国内企业在重重困难下,迎难而上,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市场数据直观印证了这一积极趋势。根据英飞凌援引的数据,2023年,在全球功率器件和模块市场份额前十强中,士兰微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成功入围。
图/士兰微
这一成绩不仅凸显了中国功率半导体行业实现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更充分展现了本土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强大实力。
随着国内高端制造领域对国产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加速导入国产芯片解决方案,行业正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
Omdia高级分析师毛敏明的《中国市场功率半导体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功率模块国产化率为38.8%,其中硅功率MOSFET国产化率为26.1%,离散式IGBT的国产化率达到28.4%。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作为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士兰微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稳固的市场优势,在这一轮产业变革中获得持续增长动力。
士兰微将进一步强化IDM模式优势,加速产能扩张,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增强研发能力,同时积极布局新兴领域,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小结
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中,士兰微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这无疑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耀眼成就。
然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士兰微也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
根据Tech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24年功率半导体行业销售额高达468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8%。市场需求的波动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同时,半导体市场低价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这一局面直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冲击。士兰微也难以独善其身,2024年,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仅为19.41%,同比减少2.88%。
此外,市场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在SiC领域的布局,SiC产能逐渐释放,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士兰微虽然实现了营业收入破百亿的突破,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只有积极应对、主动变革,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持续稳健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