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泰半导体”郑州流产迷局
2006-09-20 11:39:53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一个号称投资2.29亿美元的中原第一条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在经过一年的运作之后,却不了了之。
●同一个企业和项目,经过简单的名称变换之后,竟在浙江、上海、郑州三地之间辗转腾挪。
●在一个地方投资失败后,这个项目为何还会受到其他地方的青睐?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一个高科技项目的投资谜局慢慢呈现。
一个项目的3年历程
从浙江到上海,再到郑州,同一个项目在3年内辗转到了3个地方,最终的结果却是不了了之。
近日,一则关于郑州将要引进半导体项目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关于郑州是否具备建立半导体条件的辩论双方也相持不下。但记者在了解半导体项目的过程中竟然发现,在2004年,坐落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英泰半导体制造(郑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泰半导体)曾声称,要建设中原第一条半导体生产线。
根据其公开资料显示,英泰半导体投资总额为2.29亿美元,占地1000亩,其投资商为马来西亚商人黄英强。
如果单从其2.29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和项目本身来看,这应该是一个很有前景和实力,并应受到各方关注的项目。但让人意外的是,在河南省内,关于这一项目的公开信息却少之又少。
而其在法律上存在的近一年时间里(2004年2月13日在郑州登记注册,2005年12月被吊销营业执照),也没有关于这一项目的任何官方信息,这和以往重大项目签约或落地时的隆重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在记者与中国国际商会河南分会联系时,其国际联络部一位人员表示:“不知道这一项目,不过如果确实有这么大的投资,我们应该有所了解。”
然而,与英泰半导体的籍籍无名相比,黄英强这个名字却早为业内所熟知,其最早以投资商身份出现是在浙江。
2002年10月,浙江当地媒体发布消息称,当年1月至9月,浙江省利用外资在持续保持量的扩张的同时,在质的方面也有很大提高。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增多”,新批了以浙江元泰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上亿美元规模的高科技投资项目。
其中,位于浙江湖州南浔高科技园区的浙江元泰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泰),正是黄英强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半导体项目。这个当时被称为浙江省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号称投资2.7亿美元,总投资将达到6亿美元。也正因为如此,黄英强的项目在浙江方面获得了优厚待遇,项目计划用地也被命名为湖州南浔元泰高科技园区1号。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投资方认为,是政府承诺的条件无法完全兑现;浙江方面则认为,是由于元泰的资金、设备一直没有到位,而且元泰一直无法提供经营团队、技术团队的名单。
随后,在上海嘉定方面的盛情“邀请”之下,黄英强将其半导体项目由浙江转到上海,项目名称也由浙江元泰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变为茂基半导体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茂基)。
2003年4月,在上海市举办的一次外资大项目签约仪式上,上海茂基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其公布的投资计划同在浙江时一样诱人:总投资额为4.2亿美元;采用0.35英寸制程技术,并将在合适的时候导入8英寸生产线;计划2004年4月设备进厂,6月试产;最大年产能60万片,80%出口;预计到2006年员工数达到1000人。
上海茂基也成了上海市嘉定区引进的第一条半导体生产线。
然而,项目的最后结果与黄英强在浙江南浔的项目殊途同归。2004年2月13日,距上海茂基宣称在上海嘉定的设备进厂日期还有1个多月时,一个同样以黄英强为投资方的半导体项目在郑州现身,上海的项目也就不了了之。
英泰半导体的项目描述与其在上海投资的茂基大同小异:生产6英寸0.35微米的晶圆厂,生产能力为月产5万片,总投资为2.29亿美元。
如果项目建成,这也同样将成为中原第一条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但英泰半导体已是黄英强的第三次尝试。从元泰到茂基,再到英泰,这三次诡异的投资,即使以投资总额最小的郑州英泰为例,也是一个让业界颇为震惊的数额。
一位从事半导体行业的河南籍人士质疑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AMD苏州工厂投资也不过是区区1亿美元,英特尔成都新厂投资总额也不到3亿美元。”
那么,黄英强又有什么背景,能够一举投入如此金额在一个内陆地区建起如此巨大的半导体基地呢?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其在新加坡拥有一家注册资金为100万美元的贸易公司之外,他到各地投资半导体的一大资本就是——“曾负责过英特尔在中国的旧设备回收加工中心,帮着英特尔处理一些旧设备”。
和半导体巨头英特尔这一看似亲密的关系,为黄英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在浙江南浔,还是上海嘉定,“接受英特尔的旧设备”都成了他对当地政府炫耀的资本。
黄英强的第三站——郑州,也没有逃过如此命运。
美丽泡影的3次破灭
为了取得这个巨大的招商项目,三地政府开出的优惠条件一次比一次诱人,但最终仍未能使这个高科技项目落户当地。
2005年12月31日,郑州市工商局向英泰半导体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未按规定在2005年元月参加企业年度检验……在发布催检公告后,当事人逾期仍未申报年检,经研究决定,吊销当事人营业执照。”
在行政处罚决定下达之后的有效申诉期内,英泰方面既没有向河南省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也没有就这一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英泰半导体的第三次投资,看似因工商局的一纸处罚而告终结,但其所引发的后续影响却并没有结束。
2006年9月12日,当《经济视点报》就此事向有关招商部门咨询进一步情况时,对方以“时机不成熟,不便透露”为由婉言拒绝。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其无奈地表示,“目前这个事情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层次所能左右的。”随后便不再言语。
而在向其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采访时,有关人员认为:“目前这个项目还正在调查中,还没有定性,不好评论。”
对一个已经吊销的企业,政府有关人员为何还如此讳莫如深,难道仅仅是因为项目失败给政府的政绩和名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吗?恐怕远不止这么简单。
早在2002年,浙江南浔在引进元泰项目时,曾为其提供了最优惠的条件:免费提供2000亩土地,1∶1贴息贷款,并由当地财政支付贷款70%的利息。
为引进元泰项目,当地还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占地25万平方米的发电厂;投资1个多亿建变电所;又耗资1~2亿元进行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说,南浔开发区为引进该项目,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但是,这种付出并没有获得回报。
元泰的资金、设备不仅没有按时进入南浔,元泰甚至还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以南浔免费提供的2000亩土地向当地银行作抵押,取得150万美元的贷款,并要求将这150万美元汇出海外,以购得项目需要的设备。
南浔方面最终没有同意这一要求。
而据南浔方面对媒体称,黄英强之所以转战上海,是因为嘉定方面同意了上海茂基的条件,“先把150万美元汇到海外”。
即便如此,该项目最终还是没能在上海成功。在经历两次投资、撤出之后,曾在上海茂基任职的一位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嘉定方面已经部分兑现了承诺,但由于双方之间难以彼此信赖,使项目无法进行下去。可能黄的要求过高了。”
至于要求高到何种程度,无论是上海茂基还是上海嘉定方面,都没有对外透露。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下一个接盘者要能提供比前两个城市更为优惠的措施,否则他不会轻易撤出上海。
在这个时候,郑州参与到了这场投资游戏中,成了这个项目的第三个接盘者。
郑州为英泰项目提供了哪些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中兑现了多少?相对于浙江南浔上亿元的投资和上海方面150万美元的特惠待遇,郑州的前期投入是多少?英泰半导体为什么会离开郑州?英泰半导体撤走后,给政府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所有这些,都是待解之谜。
至于英泰半导体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在其公司的一份文件中,曾笼统地提到,“我公司进驻开发区时,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之一是基建所需资金全部由政府协调贷款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黄英强投资的每一个项目都要求政府方面更多的让步和协助,但他的投资资金似乎从来没有完全到位过。
在其因资金未能到位与南浔方面“分手”后,2003年7月,上海茂基以SARS波及到投资方的资金周转为由,向上海市工商局提出申请,“延长出资期限,从2003年7月30日延至2004年1月29日,营业执照的有效期也将延至2004年1月29日”。
然而,在2004年2月13日,英泰半导体已经在郑州现身,两地同时出资显然不可能。
最终,英泰半导体也遭遇了类似的变故。根据其合同规定的认缴资本的出资期限,其应在领取执照的3个月内出资2040万美元,自领取执照的36个月内出资1.36亿美元。但在其2004年8月16日的一份董事会记录上却显示:“第一期注册资金出资期限延长到2005年2月12日。”
随即,在2005年1月至4月的企业年检中,英泰半导体并没有参加,可见其所谓的延期出资计划也并没有实行,直至被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盲目招商下的投资陷阱
英泰半导体的投资“怪局”并非个案。这种以投资为幌子,怀有其他目的的投资者,都曾在各地的招商过程中出现过。
在前不久的一次省级领导会见中,某省级主要领导曾对参与会见的投资商代表提及了一个十分值得警惕的投资案例:“有个投资商,靠3港币在香港注册的公司,竟然想和我们合作一个上亿元的项目。”
虽然这个项目最终通过其他补救措施最终得以实施,但它却给当地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还错过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一位长期主持招商工作的某开发区主任在接受《经济视点报》采访时透露说:“这种以投资为幌子、怀有其他目的的投资者,我们也遇到过。”
他举例说,曾有一个外来投资者到他所负责的开发区考察,对方一见面不是考虑当地的产业配套、消费群体等市场因素,而是直接问“土地价格还能优惠多少,回扣可以给多少”。
“这已经不仅是投资商的诚意问题,而是人品问题。”在这之后,他所在的开发区再也没有和这个人接触过。
为了尽量减少招商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他认为,在和投资商洽谈时,除了要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外,也要对将要引进的项目进行理性分析,“投资商为什么会来我们这里,我们这里有哪些优势能够吸引他?”在必要的时候,招商人员甚至要把这些问题抛给投资者,在他看来,“投资商到一个地方投资总要有一个理由。”
河南省商务厅外商投资促进处处长张进选博士为解决这一现象支招时指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招商人员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当对方吹嘘自己大集团背景,雄厚实力,或者夸耀自己和某位政要是同学或亲戚时,更不要轻信,要学会怀疑。”
至于对投资商实力的调查也很简单,只需要求投资者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其营业执照和银行开具的资信证明就可以了。一方面可以证实对方公司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清楚对方的资金实力和银行授信额度。这些是法律允许提供的非保密信息,不受银行为储户保密行规的约束。
但在英泰半导体投资方黄英强提供的资信证明中,却并没有授信额度等关键信息,只是显示:“黄英强先生自2000年3月8日以来在本行的基本账户信用良好。”落款为开户行某客户经理,日期为2003年1月7日。
其实,在英泰半导体来郑州之前,《21世纪经济报道》已对黄英强在浙江和上海的投资过程进行了详尽披露,在文章最后写到:“茂基已经确定将离开上海,下一站可能是郑州。”但这并没有影响其在郑州的顺利落地。
国家鼓励行业成重灾区
对于国家扶植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地方政府往往会不考虑实际情况拼抢项目,最终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也使骗子公司有机可乘。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英泰半导体投资失败具有极强的样本意义。
前不久,美国森邦集团也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手笔投资,从天津到烟台,从25亿美元到30亿美元,投资金额越来越大,投资项目却同英泰半导体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始终是一条8英寸线,以及未来可能的12英寸线。
山东省烟台市相关政府部门在投入10亿元后,美国森邦方面甚至并未派出任何负责人,项目公司也不存在任何员工,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等审批程序皆由当地代理机构代办。
至于芯片项目的协调,则由政府芯片项目专项小组代劳。就连项目的总设计师,亦是外聘。
此前也有报道显示,前不久以6亿美元投资北京林河工业区的阜康国际也已陷入困境,而且是一个两度受挫的失败项目。
2004年,这个8英寸的半导体项目本来规划落定天津,名字叫“海源”,但宣布后不久,却没了声息,随后被投资人转到了北京,到现在依然没有成功。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一些低调的半导体“大鳄”也开始陆续浮出水面。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这些项目的运作中可以发现几个共性的问题:第一,对于那些属于国家扶植的高科技产业,各个地方都在拼抢项目,而不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第二,招商部门根本没有意识到经营所引进的高科技企业的难度,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如果没有成熟的经营团队、技术团队,企业根本运营不起来。即使企业当时运作起来了,如果不能持续拿到占产能70%的订单,企业还是会死。
对于招商人员来说,完成招商任务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一些大的投资项目,往往是主要领导亲自出面,给出的优惠条件往往超出地方政府应该承受的范围。
这种政府干预下的招商引资,使本应在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而为一,企业的投资并不完全遵循市场化的因素。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认为,产业的转移趋势虽然有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以及内地省份招商引资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资本逐利的必然选择。
因此,如果听任政府干预招商的现象持续下去,不仅会损失地方财政,也会导致土地等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会被一些投机者钻空子。
尤其是相应的约束机制相对欠缺的时候,一旦项目出现波动,往往会把政府置于被动地位。但最终为项目失败埋单的还是政府,因为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国家宏观调控比较严的、又是国内新兴的、亟须发展的产业,比如能源、环保等产业,由于国家经常性地会对这些产业出台调控政策,因此会被这些骗子公司拿来利用,并将自己最终没有实际投资归结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所致。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