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业市场导向推动自主创新
2006-09-15 11:27:45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自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如CPU、数字音视频芯片和3G通信芯片等都相继开发成功,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和数字多媒体芯片、MP3芯片等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拥有量截止到2006年1月份达到了849件,发明专利也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攀升。
有分析显示,我国IC市场未来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到2010年时,我国将成为超过1200亿美元的大市场。而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对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目前,集成电路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宗进口产品。虽然我国IC设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一批新的设计产品,但产业化仍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应该说,推出更多的产业化的集成电路产品,不但有市场需求,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所以,集成电路产品的自主创新将是“十一五”时期的产业增长的突破口。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上与美日尚有相当的距离,然而离市场却最近。而集成电路产品的自主创新,必须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只有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产品开发为目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而成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才能提升产业层次,形成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目标,而单纯以技术驱动追求发展,那么创新将走入歧途。
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家电和无线网络等新兴产品市场高速增长,这些新兴产品的协议和规范标准还不成熟,许多产品尚未定型,这些方面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在国内,通信、消费类产品、汽车电子、RFID等市场的新增长也是集成电路企业的机会所在。集成电路的产品创新有着雄厚的市场基础。
毫无疑问,创新是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原动力,但只有源于市场的创新才能创造出竞争力。中星微和珠海炬力的成功足以印证这一点。
中星微董事长邓中翰说,常常与国际巨头们进行交流,他们遇到的难题往往就是我们的机会。当初中星微确定以多媒体为突破口,缘由就是从英特尔创始人不经意提到他们所遇到的瓶颈中得到启发。邓中翰认为,创新不是要和巨人打擂台赛,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技术永远在发展,在不断学习中就会有新的机会出现。自主创新不分国界不分先后,对你是难题,对别人也是难题,在新的领域有很多技术专利,关键要看你的技术和想法能否比别人好。英特尔原来的摄像头产品曾经是他们做芯片以外的唯一系统,他们的摄像头的芯片架构、算法等等都和中星微的不一样,他们用5块芯片,中星微用一块芯片,后来他们采用了中星微的芯片。经过几年的发展与积累,中星微现在拥有600多项专利,成功进入国际品牌厂商。
面对消费电子的巨大市场,越来越多的IC设计企业将目光聚焦在这一领域,在设计公司中,做MP3芯片的公司不只珠海炬力一家,而且有的公司技术水平并不比珠海炬力差,但只有珠海炬力是最成功的。珠海炬力获得成功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创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珠海炬力最大的创新在于提高了芯片集成度,而这种技术许多公司都有能力,所不同的是珠海炬力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这样的高集成度芯片满足了客户方便生产、容易控制产品品质、降低PCB板封装时的物料成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炬力还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建立了一个标准参考库,将分散的函数等信息放在这样一个标准库中,方便客户在开发自有产品时调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珠三角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聚集的优势,与客户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并针对客户的需求在技术创新上做出快速响应。
如果说中星微的成功是以国际市场作为突破口的话,珠海炬力却是从国内市场切入的,但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他们的产品创新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IC产品自主创新,是指自主设计开发IC芯片,掌握产品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工业规模的生产,并且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当然,这样做要解决很多问题,IC产品自主创新要建立在集成电路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要处理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要创造和保护好知识产权,还要跟整机发展相结合。在产品结构上,国内少数先进企业已在高档IC的开发中做出了成绩,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中低档产品仍将是今后几年国内多数企业开发的重点。各企业应以量大面广的中低档产品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相结合,以实现全方位的市场覆盖。
宏观环境的改善,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能力会有极大的提高。但作为一个企业而言,这种创新应该首先从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出发,而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创新而创新。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