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7届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2 广告 产品库2024A3 广告

半导体芯片上市公司近况

2011-11-02 09:45:38 来源:网络 点击:1229

摘要: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总销量达到350.4亿块,比1999年增长102%。市场需求带动进口增加,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为342.2亿块,比1999年翻了一番。2003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4月,市场总销量达到137.22亿块,比去年同期增长42.1%。消费的带动导致投资迅速增长。

关键字:  集成电路产业,  自主知识产权,  高性能CPU芯片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三大亮点:

1、核心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

2002年,国内第一款商品化的自主知识产权通用高性能CPU芯片——“龙芯”1号研制成功。2003年2月26日,我国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0.18微米16位DSP(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芯片“汉芯一号”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被誉为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在芯片核心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以“方舟”、“龙芯”为代表的一批嵌入式CPU和军用CPU芯片,以及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IC卡芯片为代表的各种IC卡芯片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在ICCAD领域已经拥有一批自主的知识产权;我国集成电路加工水平提高到0.25-0.18微米,缩短了与国外技术的差距;熊猫CAD系统的开发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日、欧之后,能够自主开发大型ICCAD软件工具的国家。

2、市场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加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总销量达到350.4亿块,比1999年增长102%。市场需求带动进口增加,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为342.2亿块,比1999年翻了一番。2003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4月,市场总销量达到137.22亿块,比去年同期增长42.1%。消费的带动导致投资迅速增长。从2000年至2002年两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总额约合1013亿元,相当于过去40年的投资总和。2003年1-3月份,共有6个大型半导体项目启动或即将启动,计划投资总额约118.7亿元。其中,我国有两家企业进入2003年全球半导体投资前20名。

3、产业链日趋完整,配套能力增强。

IC产业链是指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直到多种元器件组装的整个运作流程,最终服务于电脑整机、移动通信以及数码电子等产品。

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国内IC企业超过650家(不含集成电路设备材料企业),从业人员11万多人,已形成由46家芯片制造骨干企业、108家封装测试企业和367家IC设计公司组成的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业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从销售额来看,半导体分立器件占大约21%,集成电路设计占7%,集成电路制造战20%,封装测试占52%。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形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集成电路企业集聚群。

专家预计,到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可达600-800亿元,并带动6000-8000亿元的相关信息产业发展。

发展前景极为诱人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称,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半导体产品市场,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50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2010年将上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

而按中国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小田的预测,前景则更为诱人:到2005年,中国的芯片需求量将在365亿块左右,而且,由于国内核心技术的空缺,中国芯片市场目前有80%以上的需求要依靠进口。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部统计分析中心副主任邵春光认为,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投资进度,到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总产量可望达到200亿块,销售额达到600-800亿元,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30%,同时可带动6000-8000亿元的相关信息产业发展。

2003年国内集成电路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亿块,达到134.1亿块,比2002年增长39.3%,全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51.4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0.9%。

根据赛迪顾问给出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全面复苏,全年实现销售额1633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总销售额达2074.1亿元。

据ICInsights预测,2005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利润将达到41.8亿美元,占全球IC市场的份额将只有2.5%。2010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利润将达到153.5亿美元,占全球5.7%。

赛迪顾问则预计,2004年至2008年这5年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近30%,到200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之一。

相关上市公司

(一)芯片设计

大唐微电子、杭州士兰微、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中国华大、上海华虹、江苏意源科技等10家设计公司国内销售规模已经超过亿元。大唐微电子董事长魏少军、杭州士兰微董事长陈向东、上海先进半导体总裁刘幼海、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江苏长电科技董事长王新潮等9名人士,还被评为"2003中国半导体企业领军人物"。

DSP与CPU被公认为芯片工业的两大核心技术。国内CPU产品研发水平最高的以“龙芯”为代表,DSP以“汉芯为代表。专家指出,从2000年开始,我国每年就使用近100亿元的国外DSP芯片,到2005年前我国DSP市场的需求量在30亿美元以上,年增长将达到40%以上。

至于市场广为关注的第二代身份证,据招商证券的预估,第二代身份证的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元,主要包括三方面:芯片、读卡机具和数据库系统,其中芯片的市场容量约为70亿到80亿元。目前确定的第二代身份证芯片设计厂商有四家:上海华虹、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和中电华大,而芯片生产则交给了华虹NEC、中芯国际、珠海东信和平智能卡公司等。

1、综艺股份(600770[行情|资料]):2002年8月,公司出资490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等科研开发机构共同投资成立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并持股49%成为第一大股东。2002年9月,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一号”;2002年12月,由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神州龙芯等国内七大豪门联手发起的“龙芯联盟”正式成立; 2003年12月20日,中科院宣布将在04年6月研发出“实际性能与英特尔奔腾4CPU水平相当的“龙芯2号”。

2、大唐电信(600198[行情|资料]):大股东大唐集团开发的TD-SCDMA标准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标准之一,在目前整个电信行业面临重组和突破的前景下,大唐电信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公司控股85%的大唐微电子也正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贡献的利润已占到主营利润的52%,2002年该公司就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其开发的SIM卡和UIM卡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指定用卡,而公司与美国新思科技、上海中芯国际等共同开发的手机核心芯片平台将在2004年上半年投入试商用,2004年第三季度进入批量生产,在目前手机用户大量增长以及未来3G手机芯片等方面发展前景广阔。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销售额达到了6.2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99.0%,成为2003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一个亮点

3、清华同方(600100[行情|资料]):公司控股51%的清华同方微电子依托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的雄厚技术基础,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卡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研发及产业化,在数字芯片方面具备的技术优势也相当明显,和大唐微电子一起入选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的设计厂商。

4、上海科技(600608[行情|资料]):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意源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投资设立了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创奇信息安全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明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有限公司等。其中,苏州国芯作为国家信息部选定的企业,在国家信息部的牵头下,于2001年8月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约,由摩托罗拉公司无偿转让32位RISC微处理器技术。

2003年2月26日,中国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DSP芯片在上海经过了技术鉴定。负责“汉芯一号”研制的上海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陈进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交大创奇(上海科技控股子公司)总经理。江苏意源董事长郑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2位DSP是交大研究中心和交大创奇联合开发,而16位DSP是由研究中心开发,交大创奇负责产业化。”2003年 4月底,交大创奇将与广东、深圳两家厂商签约,供应量达百万片。此外,创奇还为台湾的企业大量定制“汉芯”,已接到一厂家30万片的订单。

芯片制造

1、张江高科(600895[行情|资料]):2003年8月22日,张江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WLT以1.1111美元/股的价格认购了中芯国际4500万股 A系列优先股,约占当时中芯国际股份的5%。2004年3月5日,张江高科再次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WLT以每股3.50美元的价格再次认购中芯国际3428571股 C系列优先股,此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共持有中芯国际 A系列优先股45000450股,C系列优先股3428571股。实施转股并拆细后,公司持有的中芯国际股份数将为510000450股,公司的投资成本约为4.8亿港元,每股持股成本仅在0.90港元.中芯国际在内地芯片代工市场中已占到50%以上的份额,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它到2003年上半年已跃居全球第五大芯片代工厂商。

2、上海贝岭 (600171[行情|资料]): 2003年12月11日,上海贝岭和台湾传统工业的老大——裕隆集团合资成立了着眼于网络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而公司参股的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方朋在11月份表示说,华虹NEC将在2004年上半年到香港主板上市。据了解,它已经找到法国巴黎百富勤为其主承销商,具体融资规模还未确定。2003年10月,拥有世界先进半导体代工工艺技术的美国捷智半导体以技术和现金投入华虹NEC。母公司华虹集团旗下的上海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设计的第二代身份证芯片已送交公安部,正在系统性检验过程中,该公司的目标是获取全国1/3的市场份额。

3、士兰微(600460[行情|资料]):士兰微目前专业从事CMOS、BiCMOS以及双极型民用消费类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公司研发生产的集成电路有12大类100余种,年产集成电路近2亿只。公司已具备了0.5-0.6微米的CMOS芯片的设计能力,有能力设计20万门规模的逻辑芯片。据统计,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集成电路企业,2001年在国内所有集成电路企业中士兰微排名第十,并持续三年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首位。

4、长电科技(600584[行情|资料]):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和片式元器件均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科技行业,在分立器件领域内竞争力颇强,2003年5月募集资金3.8亿,主要用于封装、检测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期较短。2003年11月公告,拟与北京工大智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北京长电智源光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8200万元,长电科技拟以现金出资45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该合作项目是国家高度重视的照明工程项目,合作研发生产的高亮度白光芯片有望成为新一代节能环保型通用电器照明的光源。

5、方大(000055[行情|资料]):我国首次研制成功的半导体照明重大关键技术--大功率高亮度半导体芯片在方大(000055[行情|资料])问世,2004年3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2004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上,方大首次向参会者展示了此款芯片。据介绍,该技术是我国“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达到当今半导体芯片先进水平,对加速启动我国半导体照明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方大2000年起开始进军氮化镓半导体产业,利用国家863计划高技术成果,开发生产具有自主产权的氮化镓基半导体芯片。方大已累计投资2亿多元,目前形成了年产氮化镓外延片35000片的能力。

半导体照明是新兴的绿色光源,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作为照明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据最新市场报告估算,到2007年,全球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市场将达到44亿美元。  目前,我国大功率高亮度芯片均依靠进口,2002年我国进口高亮度芯片数量及规模分别为47亿颗和7.1亿元,较2001年分别增长28.5%和22.4%。

6、华微电子(600360[行情|资料]):华微电子是中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其用户为国内著名的彩电、节能灯、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商,并在设计、开发、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华微电子的芯片生产能力为每年100万片,封装/测试能力为每年6亿只。2003年11月,公司公告将与飞利浦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吉林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投资总额为2900万美元,注册资金为1500万美元,经营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产品。

7、首钢股份(000959[行情|资料]):作为国内最早涉足高新技术产业的钢铁企业,公司已经在高科技领域进行了诸多大手笔的投资,公司参与投资的北京华夏半导体制造股份公司,主要生产8英寸0.25毫米集成电路项目,目前已获得北京市的大力支持,该公司将有望建成中国北方的微电子生产基地。

芯片封装测试

1、三佳模具(600520[行情|资料]):2001年底的上市公告书中称,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塑封模具、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15%以上。上市后不久公司变更投向,原准备用募集资金独家投资12000万元建设年产200副半导体集成电路专用模具项目,现在改为投资新建合资公司,由中方投资9000万元、日方投资3000万元,专营半导体集成电路专用模具。2002年报又披露,公司持股75%的铜陵三佳山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0万元,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半导体制造用模具;募股资金投向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用模具项目,截至2002底实际使用募集资金8710万元,2002年底已投入生产。

2、宏盛科技(600817[行情|资料]):公司的控股92%的股权子公司宏盛电子,经营范围为开发、制造电脑、显示器、扫描仪及相关零组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等。注册资本人民币7,450万元。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