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IC营收暴涨,思瑞浦又现重大收购
11月25日,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瑞浦”)发布一则停牌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宁波奥拉半导体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这是继2024年10月以10.66亿元收购创芯微后,思瑞浦在一年半内的第二起重大并购。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停牌前,思瑞浦刚刚交出一份亮眼的三季报,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终结了连续两年的亏损局面。此外,电源管理IC产品营收也实现大幅增长。从持续亏损到扭亏为盈,从内生增长到外延并购,思瑞浦收购创芯微和奥拉半导体这一系列动作究竟意味着什么?问题的答案,或许正藏于其着力构建的“信号链IC+电源管理IC”双轮驱动的新半导体产业格局中。
思瑞浦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设计,特别是模拟与数模混合IC研发与销售的公司,产品覆盖信号链IC、电源管理IC和数模混合IC。其拥有超过3000款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100亿颗,业务涉及汽车、工业、通信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思瑞浦2025年半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为0.656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0.656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图/思瑞浦2025年半年报
此外,根据今年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思瑞浦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82亿元,同比增长70.29%,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归母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0%,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0.9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图/思瑞浦第三季度财报
2025年半年报表明,此次扭亏为盈且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终端市场需求回暖及合并创芯微带来的贡献。
从“越卖越亏”、增收不增利到营利双增,思瑞浦有着怎样的业务布局?
思瑞浦业务广泛,在模拟半导体领域拥有非常深厚的产品和技术积累,主要产品为信号链IC及电源管理IC。
思瑞浦信号链IC产品稳步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其信号链IC产品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26.83%。
电源管理IC已成为思瑞浦在半导体市场中增长最迅猛的引擎。据思瑞浦第三季度财报,电源管理IC产品营收从2024年上半年的8842.63万元(仅占总营收17.45%),飙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2.11亿元(占总营收32.81%),同比大幅增长323.69%!

图/思瑞浦第三季度财报
由此可见电源管理IC芯片已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思瑞浦接连两次出手收购半导体优质资产,便是其业务逻辑变化的最好佐证!
2024年10月,思瑞浦以10.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317.23%的高溢价,收购标的公司创芯微100%的股权,补充电源管理IC芯片产品线。

图/思瑞浦官网
对于此次对优质半导体资产的收购,思瑞浦旨在补强其核心IC等产品矩阵。思瑞浦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能够进一步拓展信号链IC及电源管理IC产品种类、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创芯微能够借助公司平台,建立更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集团化采购、交叉客户导入等方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同为模拟IC设计公司,思瑞浦与创芯微在半导体产品品类、技术积累及客户资源等多方面均有协同效应。创芯微目前成功进入下游消费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等领域布局拓展。
产品方面:由于双方主要业务下游应用领域重叠度相对较低,本次交易完成后,创芯微能够为思瑞浦带来更为丰富的锂电保护产品线,快速填充思瑞浦在电源管理IC芯片领域的空缺。同时,思瑞浦将根据创芯微下游客户的使用需求,引入其过往开发的电路IP和质量管控体系,加速产品迭代。
研发方面:由于双方产品底层技术具有相通性,以及在产品定义、集成电路IP、产品开发上,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思瑞浦筹划收购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是其并购战略的延续与升级。奥拉半导体在经历前期亏损后,于2024年1-7月营收5.38亿元,净利润3.0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盈利潜力。
奥拉半导体技术实力突出,时钟芯片达全球头部水平,5G基站射频芯片获订单,并与美国安森美达成多相电源技术交易。

图/宁波奥拉半导体
此次在高端半导体领域的并购协同效应显著,思瑞浦与奥拉半导体的渠道覆盖海内外,将形成强力互补。同时,奥拉半导体的数据中心IC与思瑞浦光模块IC结合,可为AI领域等增量市场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该领域国内市场需求或将超200亿元。
收入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通过并购,信号链IC及电源管理IC等业务线在短期内实现了收入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快速补强电源管理IC产品线:并购前,公司电源管理IC芯片业务规模小,在价格战中增长乏力。通过收购,思瑞浦迅速获得了创芯微在消费电子电源IC领域的成熟产品和量产能力,同时吸纳了奥拉半导体在高端通信及AI服务器电源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快速补强电源管理IC产品线。
形成高低端市场协同布局:消费电子领域获得了创芯微具有成本优势的量产产品。高端市场注入了奥拉半导体面向通信、AI服务器的技术,为进军车规级、工业级市场奠定基础。
整合资源以优化成本与拓展市场:成功整合了双方的客户资源与供应链渠道。这不仅帮助开拓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优化了整体的成本结构。
然而,并购带来的一系列潜在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整合风险:不同企业间的技术路线、研发文化和管理风格存在差异,若融合不力,可能导致效率不升反降,甚至引发核心人才流失。
财务风险:巨额商誉如同一把悬顶之剑,其规模已占净资产的相当比重。若未来公司的业绩承诺未能达成,大额商誉减值将直接影响电源芯片业务所贡献的利润。
低毛利率:并购标的产品多集中于规模化市场,其较低的毛利率可能会拉低电源管理IC业务线的整体盈利水平,使公司在与国内同行的毛利率比拼中处于劣势。
产品线管理:管理信号链IC及电源管理IC等多条产品线带来的复杂度提升,也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影响决策效率与资源分配的精准度。
结语

图/思瑞浦官网
思瑞浦通过收购创芯微与奥拉半导体,实现了在电源管理IC业务上的快速扩张与能力提升,这是在半导体行业关键窗口期的一次战略性突围。然而,并购之后的整合之路挑战仍存。思瑞浦需将从创芯微、奥拉半导体获得的技术、产品和客户资源有效融合,并最终转化为持续且健康的盈利能力。未来的成败,关键在于其整合的深度、技术协同的效力以及应对半导体行业波动的能力。在半导体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中,思瑞浦与两家企业的联合也标志着中国IC企业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半导体平台化发展。这条“并购重组之路”能否真正走通,仍有待半导体市场检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