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2024电机评选 广告 2024秋季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钌”价飙升带动电阻涨价 达成价格共识势在必行

2007-06-16 10:54:07 来源:大比特资讯 点击:1113

      国际“钌”元素价格在2006~2007年飙涨超过6倍,严重冲击到电阻厂的成本,使电阻的成本压力提升,1年来台系电阻业者迟迟未调整价格转嫁成本的主要原因,除了“钌”元素买价受长期合约保护,得以减缓涨价的冲击,也因为电阻业者产能持续扩充,使市场平均稼动率无法达到涨价的水平。终究电阻价格难以调涨的深层原因,与多年来各供给者对产能及价格共识度不足所造成,要合理的价格,也得凝聚该有的共识度,路才能走的长远。

成本压力、稼动率压力齐聚   电阻涨价难上难
      国际“钌”元素近1年来国际市场售价飙涨6倍以上,使电阻业者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何时转嫁给下游?涨幅多少?成了近期被动组件市场讨论的焦点,连全球电阻龙头老大国巨在这1季的法人说明会中也公开承认,购买钌的长期合约到期后,续约价格必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成本必提升,届时适度调整电阻售价,已成不得不为的作法 ,但调涨时间及幅度则不得而知。
      而首先对钌元素快速涨价公开发难的,其实是日本KOA在2月法人说明会提出该项问题,钌元素价格飙涨,对所有电阻的生产成本都有影响,KOA指出,长期材料购买合约的保护约达2007年1月,2月开始每公斤约700美元的钌元素购买价,将使其营业获利每月减少1亿日圆,材料成本的增加对电阻业者来说,已然严重冲击获利空间。
      对其它台系电阻业者来说,钌材料成本压力渐显已是不可争的事实,只是第2季为电子业淡季,全球市占率高达50%以上的台系电阻市场,目前平均产能稼动率约达85%,多数的业者担心在产能稼动率不足情况下,一旦涨价恐会造成订单严重外流,因此涨价策略难以落实执行,喊归喊目前还没人确实行动,涨价对台系电阻业者来说,可能比其它国际电阻业者的任务更艰难,目前只能处在自行吸收成本阶段。

无共识的扩产及杀价 产业失去秩序的主因
      其实,从2006年下半起,电阻业者有意调整电阻售价的风声即不断传出,因为它的价格一直未受景气翻扬或者是供过于求的情况改善而有所变动,仅价格跌幅及速度不及当初不景气时来得严重,而一直酝酿的涨价声,多数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主因各供货商扩产目标陆续开出,使得电阻供货商在价格策略上不敢轻举妄动,担心提升价格策略反造成订单快速流失,产能稼动率快速下滑,市占率严重受损,进而获利跟着快速受影响。
      供过于求的问题喊了好几年,但每年电阻产业的扩产计划仍然持续,以台系电阻4强2007年产能规划目标为例,国巨月产能达335亿颗,年增率17%,大毅与华新科相当约达200亿颗,年增率分别为11%及33%,旺诠约达95亿颗,年增率为26.6%。
      这4强的电阻总产能早已超过全球总供应量的50%以上,但从过往看来,却没有价格主导权,杀价抢单问题只要在不景气时就有可能出现,景气时节也不保证不会发生;2006年除了1206及0805这2个尺寸电阻因为属于非主流尺寸组件,多数业者转向生产主流尺寸组件,造成供应量减少,再加上供货商受不了长期无获利的量产,进而成功调涨外,其余的电阻2006年价格水位皆维持在平盘上下。
      分析台系业者无价格主导权的主因,即是各家为求量产规模,无共识的扩产,导致于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危险边绿地带,杀价抢单问题只要产能稼动率不足实时有耳闻,因无价格共识造成与客户端议价也长期处在弱势地位,一直以来只要不跌就谢天谢地了,哪敢说涨价,这可能是许多电阻业者的心声。
      足见没有共识性的扩产,到头来却又为填饱产能,导致杀价竞争的问题产生,是整个产业的运作无自主性的主要原因。

产业持续整合、共识渐凝聚 合理利润才可能出现
      但电阻材料成本调涨是事实,2007年芯片电阻厂仍然等待时机,期能适度调涨电阻价格,以弥补材料成本高速成长的压力,近期市场更点名0805尺寸及0603尺寸涨势最为看好,第3季酝酿涨价风声也传出,电阻业者无不期盼2007年下半借着电子业旺季及各家产能稼动率提升到接近满载水平,来适度调整部分电阻尺寸售价,以反应成本压力。
      除了酝酿涨价,是否也是该改变整个台系电阻市场运作方式的时候了?虽然从2006年一波波的电阻版图购并,不论是购并国外电阻厂,或者是持有台湾地区电阻业者的董监席次,其购并的动力除了互补性的技术及产品外,诸多因素来自于减少市场竞争者,足见恶性的价格竞争让被动组件业付出了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代价,其间多少也有无辜投资人的损失,不过,产业购并的动作确实会让整个产业运作秩序较为整齐化,进而减少杀价抢单的发生率。
      而加强凝聚对产能及价格的共识度,是当下台系电阻业者刻不容缓的议题,不论上述的购并或产业整合最后成功与否,凝聚对产能及价格的共识度,才有机会取得合理利润空间,长期来看,才有机会吸引优秀人才投入研发,创造更具利基性的产品,不然,老是在供过于求的边缘徘徊,再靠着一波波购并或被购并方式来整理市场秩序,若又遇到其它新加入者或未达共识的扩产,供过于求阴影何时可挥除?何时台系电阻产业才有机会跳脱这样的运作模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吃重角色?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