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联全员峰会召开 开拓标准产业化新道路
摘要: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吸引了来自国内100余家IT领军企业专家,探讨了以标准、核心技术、应用推广为核心的三大主题,并围绕智慧影音、智能家居、智能用电、智慧教育等行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会议与会各方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联盟产业优势,促进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新规划,开拓出一条以联盟为主导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的新道路。
日前,闪联产业联盟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以“创新闪联标准 引领智慧产业”为主题的2012年闪联全员峰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姚娉、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委员刘航、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林、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吴志刚、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张宇蕾等领导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吸引了来自国内100余家IT领军企业专家,探讨了以标准、核心技术、应用推广为核心的三大主题,并围绕智慧影音、智能家居、智能用电、智慧教育等行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会议与会各方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发挥联盟产业优势,促进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新规划,开拓出一条以联盟为主导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的新道路。
闪联7项国家标准主导制定企业上台领奖
闪联7项国家标准发布
据闪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7项闪联国家标准涵盖了包括智能家居、电力线通信接口、下一代互联网、服务质量及媒体交互设备等5大领域的核心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推进国内信息设备协同互联标准的统一,促进国内信息设备协同互联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闪联围绕标准制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在不同的标准制定工作中,形成了以联盟为核心,以相关领域领军企业为牵头单位,以行业内企业为参与单位的标准制定团队,共同进行标准制定工作。一方面使行业内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得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共同制定标准,另一方面,也使以往冗长的标准制定环节更加简单,极大的提高了标准制定效率。此外,闪联还先试先行,将一些已经在行业中产业化的技术提炼,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使以往标准产业化难的问题得以极大缓解。
多项创新技术,引领标准产业化发展
随着城市逐步从以工业生产为主向知识、信息、智慧枢纽的方向转变,充分借助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前端技术,将智慧社区、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城市生命线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等多个方面融合的新一代城市概念,涉及城市管理,家庭生活、市民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社会管理、人民生活等都将从“智慧城市”的创新模式中获益。
作为中国最大的3C协同互联产业联盟,闪联打造基于3C协同互联国际标准的移动互联产业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多个领域,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能用电、智慧医疗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市民带来智能化的生活方式,让市民充分利用无缝网络,在政务、便民、旅游、购物、娱乐、时事、医疗等方面,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
2012年,闪联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基于闪联标准的“享屏”创新应用,已经在联想、海信、TCL、康佳、京东方、清华同方等智能电视,创维、神州、同州等IPTV机顶盒,移数通M-Po,希图视鼎C2 Tango 3系列智能芯片及周边移动等产品中的实现了“多屏互动”功能,为各厂商智能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累计贴标达100万台;闪联在2012年海淀中小学多媒体改造工程中获得应用, 2012年全年累计出货量达到3000套,为北京市智慧教育建设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此外,一批基于闪联创新互联技术的互联影音设备也破茧而出,成为市场热捧的产品。
2012年年底,随着广州国光、惠州超声、深圳漫步者、深圳麦博、中山大学花都研究院、上海山景、深圳纳芯威、上海矽诺微等一批覆盖音响制造、音频软件研发、音频芯片企业的加入,闪联正在围绕影音行业形成全新的智能音频产业集群,闪联将在将来一段时间确立中国智能音频互联技术的相关标准、推动智能音频互联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实现智能音频互联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全球的推广。
凝聚联盟力量 共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其中一些联盟不仅在标准制订、技术创新和产业推广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与突破,而且在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联盟构建、运行与发展机制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和支持产业联盟的发展。
此次闪联全员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领军企业参加,其中包括联想、海信、TCL、长虹、长城、康佳、京东方等国内主要的3C领军企业,同时还包括SKT、KETI、松下、三星、飞利浦等国际企业。
自2003年7月10日,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闪联)标准工作组成立以来,目前,闪联产业联盟已经有190家的会员单位,闪联将积极、广泛联合闪联上下游企业,依托在智慧影音、智能家居、智能用电、智慧教育等领域的积累,以创新技术为核心,以拓展智慧应用为导向,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暂无评论